憶江南遊水鄉 紹興到南潯1天自駕遊
2011年08月10日 15:24 來源:
南潯離家不算太遠,來家人來個自駕遊非常方便,而且對於我這個駕車時間不長的“新手”來説,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 家附近只有一家一嗨的租車門店,只好選擇這家了。租了一台雪弗蘭樂風,兩天的租用費加上保險和手續費,一共是353元。
南潯,江南水鄉六大古鎮之一,浙江省15個歷史文化名鎮之首。
南潯建鎮多年,這裏人文景觀和古蹟眾多:小橋流水人家的明代建築百間樓;馳名全國的嘉業藏書樓;江南園林佳作小蓮莊;張靜江、張石銘等名人故居;絲業會館、明清石拱古橋等,與自然景觀融為一體,成為浙江文化之瑰寶。
同時,南潯所產“輯裏湖絲”馳名中外,成為“耕桑之富,甲於浙右”。在中國近代史上,南潯還是罕見的一個鉅富之鎮,有被稱為“四象八牛七十二金黃狗”的百餘家絲商鉅富,以清代著名的政治家、書法家劉鏞為代表。
南潯離家不算太遠,來家人來個自駕遊非常方便,而且對於我這個駕車時間不長的“新手”來説,是一個不錯的選擇。 家附近只有一家一嗨的租車門店,只好選擇這家了。租了一台雪弗蘭樂風,兩天的租用費加上保險和手續費,一共是353元。
車進南潯鎮,在景區指示牌的指引下,不費太大功夫,即到一停車之處。停車場小,看起來也不規範,只見三五輛外地牌照的車隨意停着。往前走幾步,是一個大工地,也不知修建的建築物與景區有沒有關係。左手邊有一條小路,旁邊有一個象是收費用的亭子,只是看不到收費人,看得出小路的盡頭就是景區了。車一停下,不斷地有當地人前來招攬生意,説可以用三輪車帶人遊覽,還可節省門票云云,懶得理會。時間還早,決定還是開車先在鎮中轉轉,打探清楚了再説,於是一路打聽着往百間樓方向而去。泰安路的東頭有一牌樓,牌樓前路上左右擱着二個大石球,僅容小車通行。南潯景區南北兩部分在此分界,由此進入,應當是自駕遊的首選了。小蓮莊、嘉業堂藏書樓、張石銘舊宅、劉氏悌號、求恕裏等在南邊,百間樓、張靜江故居等在北邊。如果以檢票口為準,兩個景區相距不過200米左右。
南潯景區通票100元,當日有效。在南區出口處,購得入園門票,逆着常規的觀光線路,隨意遊走。
據説,由明末而後,蠶絲業和繅絲業成就了南潯這一江南雄鎮。走進南潯,確有走進大户人家的的感覺。小蓮莊、劉氏悌號、張氏舊居等依舊向人們述説着南潯四象之劉、張兩家昔日之輝煌。但半天下來,卻難覓四象之顧、龐兩家的印跡,是家道中落還是毀於災禍?
張氏舊宅是國民黨元老張靜江的堂兄張石銘的舊居,頗有規模。據介紹,整座建築羣佔地面積5,135平方米,建築面積6,137平方米,各類建築風格的房間達244間。前面數進為中式建築,後部為歐氏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築羣,中西合璧。地面鋪設着描花瓷磚,上百年過去了,依然光鮮如新,據説瓷磚都是從法國進口的。
劉氏悌號是南潯首富劉鏞後人的宅院,小蓮莊內是劉氏家廟和私家花園。聽到劉墉的名字,首先想到電視劇“宰相劉羅鍋”中的劉墉,印象之中劉墉為山東人,怎麼在南潯有其府第?原來此劉“鏞”非彼劉“墉”,一個是富商有“錢”,一個是廉相可能沒多少錢,何況他們是生活在不同的年代。
出小蓮莊左拐就是嘉業堂藏書樓,也是劉氏後人所建並收藏有大量古舊圖書。此外,尚有全國地方誌,從州志、郡志、府志、縣誌、鎮志共收有一千二百餘種。藏書樓平時有二個工作人員上班,估計也就是應付一些日常事務。詢問是否提供有藏書目錄或索引查閲之類的服務時,工作人員解釋説藏書樓歸浙江省圖書館管理,一切借閲手續需到杭州辦理。看來藏書樓的紀念意義已經大大超過了藏書的價值,非專業研究人員有誰會去杭州查看這裏到底都有哪些藏書,更別提借閲了。
雨停了,太陽一出,氣温就嗖嗖地往上升。從藏書樓出來,已是下午2點多了,溜達了2個多小時,有些累了,天又悶熱,趕緊找個涼快的地方呆呆。 藏書樓前有一池荷塘,再往前是一片大樹林,左邊隔着一條小河是小蓮莊後園,幾十棵古樟樹成兩排矗立河沿,小河兩邊是陰涼之處了。休息之後沿原路返回,不過此時沿着來時的對岸行走,路邊的小攤叫賣着當地產的紙扇,走到一個小攤前,冰棒、冰淇淋吸引了眼光,一人來一個,順便犒勞一下。
跨過一座拱橋,就進入了百間樓景區。收費亭前有個人象是查票的,可看見我們過來,也沒前來盤查。正對着拱橋,是個大戲台,戲台前的廣場估計能容納幾百號人觀看。左拐不遠處,有個掛着御酒園招牌的酒作坊。四進的房子,臨街一進是接待客人賣着自家的酒,看着作坊頗具特色,不禁駐足向內打探。穿過一個走廊,依次是儲酒的房間、存放空酒罈的院子和釀酒的工場,再往裏走,又是儲酒間。主人熱情地招呼品嚐自釀的白酒,平時雖不喝酒,但也忍不住嚐了幾口,還真順口。陽光斜照,整齊擺放的空酒罈影調不錯。
百間樓民居在東吊橋和柵樁橋之間,長約三四百米,上百間古民居沿河兩岸相向而建,房子外表看起來與其它江南水鄉的民居並沒有多大的區別。沿河兩岸轉了一圈,留意了一下門牌編號,稱“百”間一點也不誇張。當地人説百間樓原來是南潯大户人家建給丫鬟住的,傳説無從考證,姑且聽之。現在的百間樓,有祖輩開始就住此地老住户,也有近些年才搬遷來的新住户。
逛完百間樓,回到東吊橋,往左走幾步就是張靜江故居。故居大門緊閉,近前一看,閉館時間是下午五點,已經錯過了參觀時間了,只好作罷。
夏日天黑的晚,於是取消了在南潯住一晚的打算,驅車回家了。
相關資訊
- 憶江南遊水鄉 紹興到南潯1天自駕遊2011-08-10 15:24